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粗略統計,我國現有輪胎企業約500家,其中通過CCC産品強制認證的企業約300家(含外資企業),工業、農業、工程機械車輛輪胎和其他輪胎産品尚未列入CCC認證範圍。全國子午線輪胎生産企業約108家,其中國有企業22家、民營企業53家、外資企業33家。
近年來,輪胎行業在調整中前行,全鋼子午線輪胎産量連續兩年下降,半鋼子午線輪胎産量微增長,斜交胎産量持續下降。全國輪胎産量情況見表1。産品出口大幅下滑,主要是受到美國等國家對我國輪胎實施的“雙反”等貿易壁壘的影響。2001~2016年2月共發生貿易摩擦案件21起,嚴重影響了我國輪胎的正常出口。近3年全國輪胎出口情況見表2。
表1 2014~2016年全國輪胎産量情況 億條
年份
|
總産量
|
增幅/%
|
其中
|
子午化率/%
|
|||||
全鋼胎
|
增幅/%
|
半鋼胎
|
增幅/%
|
斜交胎
|
增幅/%
|
||||
2014
|
5.62
|
6.2
|
1.12
|
4.7
|
3.99
|
8.1
|
0.51
|
-3.8
|
90
|
2015
|
5.65
|
0.5
|
1.10
|
-1.8
|
4.05
|
1.5
|
0.50
|
-2.0
|
91
|
2016預測
|
5.72
|
1.2
|
1.06
|
-3.6
|
4.17
|
2.9
|
0.49
|
-2.0
|
91
|
注:數據來源于中橡協輪胎分會。
表2 2013~2015年全國輪胎出口情況
|
年份
|
數量/噸
|
同比/%
|
金額/萬美元
|
同比/%
|
單價
/美元·千克-1
|
出口全球
|
2013
|
4819108
|
/
|
1561531
|
/
|
3.2
|
2014
|
5458345
|
13.3
|
1584895
|
1.5
|
2.9
|
|
2015
|
5238677
|
-4.0
|
1318997
|
-16.8
|
2.5
|
|
其中出口美國
|
2013
|
1150269
|
/
|
376482
|
/
|
3.3
|
2014
|
1339392
|
16.4
|
396309
|
5.3
|
3.0
|
|
2015
|
1047852
|
-21.8
|
272977
|
-31.1
|
2.6
|
注:1.數據來源于海關總署;2.出口産品包括載重、輕卡、乘用及工程輪胎。
但輪胎行業仍亮點頻現,主要表現在:技術創新、品牌戰略成為提升産品質量和發展的後勁;信息化、智能制造、互聯網+以及現代化管理等成為輪胎行業熱點逐步推廣;企業整合重組、借殼上市、基金入股、資産并購逐步推進;海外建廠投資、國際化合作邁出了重要步伐。
1.輪胎行業調結構轉方式步伐加快
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:一是2010~2015年輪胎行業先後淘汰“僵屍企業”14家、低端産品2480萬條,見表3。
表3 淘汰“僵屍企業”、低端産品情況 萬條
項目
|
2010年
|
2011年
|
2012年
|
2013年
|
2014年
|
2015年
|
合計
|
倒閉企業數量
|
2
|
1
|
1
|
3
|
2
|
5
|
14
|
淘汰斜交胎産量
淘汰半鋼胎産量
淘汰全鋼胎産量
|
230
|
100
|
|
440
|
340
|
100
|
1210
|
80
|
|
|
30
|
|
140
|
250
|
|
|
|
150
|
50
|
|
820
|
1020
|
注:1.表内14家企業中,國有企業4家、民營企業8家、港台企業2家;2.數據來源于中橡協輪胎分會調查統計。
二是2014~2015年,輪胎企業兼并重組、戰略合作步驟加快,提高了産業集中度。輪胎企業兼并重組情況見表4。
表4 輪胎企業兼并重組情況 萬條
兼并合作企業名稱
|
2014年産量
|
2015年産量
|
||
全鋼胎
|
半鋼胎
|
全鋼胎
|
半鋼胎
|
|
雙錢集團與新疆昆侖合作
|
645
|
|
626
|
|
賽輪與金宇、和平合作
|
627
|
2274
|
358
|
1897
|
雙星與恒宇合作
|
468
|
864
|
473
|
883
|
恒宇與沃森合作
|
220
|
1157
|
355
|
1395
|
固鉑(昆山)與青島格瑞達合并
|
|
430
|
15
|
430
|
注:數據由中橡協輪胎分會調查統計。
三是輪胎企業“走出去”在海外建工廠,由産品出口轉為技術、品牌輸出。開展國際化經營,可以規避貿易摩擦。2013~2016年輪胎企業在國外建廠情況見表5。
表5 輪胎企業在國外建廠情況
年份
|
企業名稱
|
所在國家
|
産品名稱
|
年産量
/萬條
|
投資額
|
2013年投産
|
賽輪金宇
集團
|
越南胡志明市
福東工業園
|
半鋼子午胎
|
480/800
|
9500萬美元
|
工程子午胎
|
5.6
|
||||
2013年投産
|
玲珑集團
|
泰國春武裡府
|
半鋼子午胎
|
1200/1320
|
7億美元
|
全鋼子午胎
|
120
|
||||
2015年投産
|
中策集團
|
泰國春武裡府
|
半鋼子午胎
|
500
|
|
2015年投産
|
森麒麟公司
|
泰國立盛工業園
|
半鋼子午胎
|
1200
|
4億美元
|
2016年底投産
|
奧戈瑞公司
|
印尼雅加達
|
全鋼子午胎
|
200
|
2.7億美元
|
半鋼子午胎
|
800
|
注:數據由中橡協輪胎分會調查統計。
四是由于國内天然橡膠資源嚴重短缺,國産膠供給量不到20%,因此有部分輪胎企業先後到國外種植和加工橡膠,見表6。
表6 輪胎企業在國外種植、加工橡膠情況
企業名稱
|
所在國家
|
項目内容
|
規模
|
投資額
|
永一公司
|
老撾
|
建立橡膠園
|
30萬畝
|
|
恒豐公司
|
緬甸
|
建立橡膠園
|
3萬畝
|
200萬元人民币
|
八億公司
|
泰國
|
辦橡膠加工場
|
15萬噸/年
|
|
延長橡膠
|
泰國
|
建立橡膠園
|
10萬噸/年
|
|
雙錢集團
|
泰國
|
合辦橡膠加工場
|
9萬噸/年
|
占70%股份
|
賽輪金宇
|
泰國
|
建立橡膠加工場
|
|
3200萬元人民币
|
雙星集團
|
馬來西亞
|
建立橡膠加工場
|
3萬噸/年
|
|
注:數據由中橡協輪胎分會調查統計。
2.輪胎行業發展的基本特征
一是輪胎産品同質化競争白熱化,中低端輪胎結構性産能嚴重過剩,成本上升,價格成為主要競争手段,赢利能力大幅降低,生産經營壓力越來越大。
二是輪胎企業分化重組與艱難轉型升級并存。從對40家内外資企業2015年情況分析來看,主要存在4種生存狀況:艱難維持,出現虧損企業8家(外企2家),占20%;産量和利潤雙減的企業有19家(外企5家),占47.5%;産量增加、利潤減少的企業4家,占10%;産量、利潤雙增加的企業9家(外企2家),占22.5%。輪胎行業轉型升級成功與風險并存。
三是輪胎企業響應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和“走出去”的号召,到國外建工廠、研發中心等,從輪胎技術、工藝、制造、銷售、服務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接軌,建設國際先進企業,創造世界知名品牌,構建全球輪胎市場營銷體系,進行國際化經營。